淡竹叶这味药在温病里面用的很多。
第一,竹叶配石膏。温病后期余热不退,体温调节中枢上调,除了竹叶石膏汤,就是桂枝汤,“时发热自汗出”两者一个实证,一个虚症;一个在阳明,一个在太阳。
第二,竹叶配葛根。金匮的竹叶汤,包括竹叶柳蒡汤,都是竹叶配葛根。
为什么温病用竹叶配葛根,不用石膏呢?葛根也退阳明经的热,葛根跟石膏增效,两个加在一起退阳明经热的作用大大增强。他不用石膏,这又有一个窍门,这是为什么呢?石膏要退阳明经的热,要加知母,这两味药在一起就比较寒凉,竹叶去配葛根就不那么凉。那为什么竹叶石膏汤又选石膏呢?因为竹叶石膏汤治疗温病后遗的低烧,温度并不高,一般就是37℃~38℃,叫作“无大热”。温病好了以后后遗低烧,不是高烧,用点竹叶葛根就行,不凉,对脾胃虚弱的人或者对小孩儿更适合。
第三,竹叶配黄连。典型的一个导赤散治疗口疮。
第四,竹叶配薏仁。都含薏仁酯,抗病毒效果好,治疗水痘、带状疱疹,薏苡竹叶汤。
第五,竹叶配牛蒡子。嗓子疼,银翘散,竹叶柳蒡汤,都是竹叶配牛蒡子,竹叶在温病里面的配伍主要就是这些。
当然竹叶柳蒡汤还治手足口病,淡竹叶有一个特殊的功能,能治烂嘴,所以当烂手、烂足、烂嘴——手足口病,核心就是竹叶,抗病毒,抗感染,所以竹叶柳蒡汤又治疗手足口病,用竹叶,葛根,蝉蜕这些药物,发烧加薄荷,高烧加知母、石膏等等。所以麻疹初起是升麻葛根汤,已经出疹了,就是竹叶柳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