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一把太子参,孩子脾不虚鼻炎好内热

大家好,我是郑攀

在这里得先给周日下午看诊的孩子们道个歉,郑伯伯晚上发热到39度多,今天头还昏昏沉沉的。不过家长朋友们放心,这几天我会挤出时间一定会把剩下的孩子全都看完,时间确定之后会让助理通知大家!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今晚继续讲大家都比较关系的孩子矮小、鼻炎、脾虚、积食等问题,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小毛病,其实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我先结合一个临床的小案例,后面给大家分析这其中的中医辨证思路,以及平时咱们家长要做的注意事项。

这个孩子是今年年后第一次门诊的第一位患儿,所以我对他的印象比较深刻。小伙子7岁,上小学二年级,家长说之前倒不怎么生病,从去年新冠、甲流、支原体之后这孩子就小病不断,经常性的感冒发烧,过年的时候吃的比较杂,感觉又积食。

当时来门诊时只有40来斤,小脸蜡黄,看着精神头也蔫蔫的,身高在同龄孩子里只能算是中下等,因为频繁的感冒,又得上了鼻炎,经常性的打喷嚏、流鼻涕。

其实说到底啊这个孩子是因为当时支原体的时候没有治到位,看着那些症状消失了,但是孩子身体的内环境千疮百孔。

开方: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石菖蒲、辛夷、苍耳子、白芷、炒麦芽、砂仁、葛根、升麻、炙甘草

7天后过来复诊,家长说总体感觉效果特别好,一周时间孩子就吃胖了2斤,而且鼻涕和喷嚏也少很多。后续加减调方,大概在我这调理了2个多月,这孩子吃胖了5、6斤,也长高了3厘米。

我的思路

保护孩子的身体,只要把脾胃和肺调顺畅了,不止是孩子积食的问题,孩子其他的生长发育问题都会很顺利。因为在五脏当中,脾胃才是孩子身体各种问题的根源。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意思是外感温热病的途径是由口鼻而入,伤害的就是孩子的肺。

外邪是最容易让家长头疼的,一个班里几十个孩子,只要有一个孩子感冒生病,你的孩子就可能会被传染,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外邪。

而脾属土,是生肺的,也就是说脾是肺的“母亲”。母亲体弱,孩子体质往往也差。脾胃不好的孩子,肺的功能一般也不好。

中医有句话叫“小儿脾常不足”,请家长们牢记,想要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照顾好孩子“常不足”的脾。

这个方子呢就是一边消积健脾,一边补肺通窍,方取四君子汤可以健脾益气,升麻、葛根升清气,菖蒲、白芷芳香宣通鼻窍,麦芽、砂仁开胃醒脾,加用黄芪补肺脾之气,则鼻窍通利,津液自和,把之前的余邪彻底清除,孩子自然就长高长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jg/11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