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老人又遇口腔感染,中西医结合为复杂患

这是一例慢性肾衰每周需要透析3次的老年患者,左下颌骨角化囊肿并感染,以致几乎无法张口讲话及进食,医院医院口腔科就诊,均因高龄合并肾衰基础病而无法手术治疗,抗感染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因无法正常进食改为流质饮食后液体摄入过多,肾内科医生曾一度考虑调整透析方案为每日一次。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明显改善,也因为恢复正常进食后液体摄入得以控制,而避免了血液透析频率的增加。

11月7日下午门诊,迎来了一位89岁的老人,老人家素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现维持每周一、三、五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既往曾有左下颌骨角化囊肿,医院行手术治疗。1周前开始出现左侧牙痛,伴面颊及下颌明显肿胀,几乎无法张口,医院就诊,诊断为“左下颌骨角化囊肿伴感染”,因患者基础病较多,医院口腔科就诊。医院就诊后,考虑患者肾衰基础病不宜手术,予以抗感染治疗,并建议肾内科住院。经抗感染4天后,患者症状无改善,且因一直进食流质饮食导致液体负荷过重,肾内科医生一度考虑将透析调整为每日一次。

刻诊患者仍有明显的牙齿及颌面部疼痛,左侧面颊及下颌明显肿胀,张口受限,张口度仅约一横指。无明显口干口苦,大便正常。因张口受限无法伸舌,脉滑。结合有限的四诊资料,考虑患者病属祖国医学“大头瘟”,证属湿热蕴结,予以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并予以延续之前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黄芩10g牛蒡子10g甘草6g桔梗10g

板蓝根30g升麻10g柴胡15g马勃10g

连翘15g僵蚕10g浙贝母15g天花粉15g

夏枯草15g醋乳香10g醋没药10g

4剂,日一剂,水煎服。

11月10日复诊,经治疗后肿痛减轻,张口仍有受限,无腹泻,无口淡,胃纳改善,脉滑数。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服用4剂。

11月13日复诊,左侧颌面部肿痛明显减轻,已能张口进食及正常伸舌,胃口及精神状态亦明显好转。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考虑余邪未清,继续乘胜追击,前方加入炒山楂、炒麦芽运脾健胃,以助胃气恢复。

黄芩10g牛蒡子10g甘草6g桔梗10g

板蓝根30g升麻10g柴胡15g马勃10g

连翘15g僵蚕10g浙贝母15g天花粉15g

夏枯草15g醋乳香10g醋没药10g炒麦芽30g

炒山楂30g

4剂,日一剂,水煎服。

11月20日再次来诊,现已恢复正常,无明显不适。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前方减去板蓝根、马勃等苦寒清热之品以及乳香、没药等久服碍胃之品,加用白术健脾祛湿。

黄芩10g牛蒡子10g甘草6g桔梗10g

升麻10g柴胡15g连翘15g僵蚕10g

浙贝母15g天花粉15g夏枯草15g炒麦芽30g

炒山楂30g白术15g

7剂,日一剂,水煎服。

12月1日随访,患者病情平稳,口腔及颌面部无明显不适。

该患者病情复杂,高龄且基础病较多,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改善了症状,缩短了病程,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长期流质饮食导致肾衰加重,切实帮患者解决了实际问题。

患者面颊及下颌明显肿痛,遂参考祖国医学“大头瘟”予以治疗。虽然患者高龄,但长期习武及健身,体格尚健壮,切诊脉象滑数有力,所以仍然选用了苦寒药为主的普济消毒饮,因考虑黄连苦寒伤胃,故弃而不用。服药期间,一直留意是否有口淡、腹泻、腹痛情况,以及留意患者食欲情况,亦是顾虑苦寒药物损伤胃气,后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处方,祛邪务尽的同时逐步增强扶正健胃的力度,从而巩固疗效。

戚正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gm/10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