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321506.html
前几次,我们把麻黄升麻汤中的十四味药全部过了一遍,发现麻黄升麻汤真是一张错综复杂的方子,里面既有寒凉药,又有温热药,还有去湿利水药,还有补血药,那麻黄升麻汤究竟在干什么?我们还得从条文开始看起。
我们先来看看麻黄升麻汤的条文是怎么说的吧。原文第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条文不算复杂,伤寒六七日,就是说病人得了外感已经六七天了,大下后,不知道被哪个庸医用了泻下之法治疗,而且是非常厉害的泻下之法,所以叫大下,我们已经知道伤寒有表证要先解表,如果表里同在就要表里同治,除非里证更急才会先治里救急,否则很容易造成邪气内陷的情况,所以伤寒六七日,然后大下,这显然是误治了,产生了什么后果呢?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这一系列的症状。
我们来一个一个地看。寸脉沉而迟,我们知道在三部九候脉法里面,把脉分为了寸关尺三部,从阴阳角度分,以关为界,寸为阳,尺为阴;从人体角度分,以关为界,寸脉把的是身体上部的情况,尺脉把的是身体下部的情况;从对应的部位来分呢,左寸脉对应的是心,右寸脉对应的是肺。这里说的寸脉沉而迟指的应该是阳脉沉而迟,也就是阳气不足的情况。既然阳气不足,当然会有手足厥逆的状况了,下部脉不至,这里指的就是尺脉,摸不到,那就是阴阳层面上看阴也不足了。还有喉咽不利,唾脓血,这两个症状放在一起,表明肝血上冲。因为肝是藏血的脏,有句话叫卧则血归于肝,我们睡觉的时候,肝是在过滤血液的,所以肝是排毒的,肝过滤血液后,血从肝的静脉出来再输送身体各处。可是如果下焦寒重的话,肝血就没法往下走,只能上冲,血一上冲,冲到喉咙,喉咙就肿起来,所以喉咽不利,再猛一点,冲过喉咙,就会吐血。所以这里的喉咽不利不是少阴病的喉咙痛,而唾脓血,也主要是肝的问题而不是肺的问题。怎么知道下焦寒重呢,那就是后面这个症状,泄利不止所提示的。
病人有表证,被大下之后,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呢?就是肝血上逆,下焦虚寒这样的局面,具体在症状表现上,就是手足厥逆,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这样,麻黄升麻汤的条文也算是有一条脉络了,也不是那么的乱七八糟了吧。
好了,我们今天把麻黄升麻汤证整理了一下,发现麻黄升麻汤证也是个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症状,符合厥阴病的典型特征,所以麻黄升麻汤也是个寒热并用的方剂。
那么麻黄升麻汤在实践中有哪些用途呢?我们还可以对麻黄升麻汤有什么拓展看法呢?我们就下次再说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