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历代本草汇言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10/5833930.html

青皮

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皮及幼小果实。均系栽培。主产于福建、浙江、四川等地。原植物多生于丘陵、低山地带、湖泊河岸或平原。喜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不耐寒,稍耐荫,以阳光充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透气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临床用名有青皮、炒青皮、醋青皮。

《本草图经》: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

《药类法象》:气温,味辛。主胸膈气滞,消食,破积结膈气。

《药性赋》:味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破滞气愈高而愈效,削坚积愈下而愈良。引诸药至厥阴之分,下饮食入太阴之仓。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苦而辛,性寒,气厚,阴也。足厥阴经引经药,又入手少阳经。

《象》云:主气滞,消食,破积结膈气。去瓤。

《心》云:厥阴经引经药也。有滞气则破滞气,无滞气则损真气。

《液》云: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或云与陈皮一种。青皮小而未成熟,成熟而大者橘也。色红故名红皮,日久者佳,故名陈皮。如枳实、枳壳一种,实小而青未瓤,壳大而黄紫色已瓤。故壳高而治胸膈,实低而治心下,与陈皮治高、青皮治低同意。又云:陈皮、青皮二种,枳实、枳壳亦有二种。

《本草衍义补遗》:苦辛咸,阴中之阳,主气滞,破积滞结气,消食,少阳经下药也。陈皮治高,青皮治低,气虚弱少用,治胁痛须醋炒为佳。

《本草发挥》:洁古云:青橘皮气温味辛。主气滞,下食破积,结膈气,及小腹痛。《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气味俱厚,沉而降,阴也。其用有五:足厥阴、少阳之分,有病则用之,一也;破坚癖,二也;散滞气,三也;去下焦湿,四也;治左肾有积气,五也。

《本草蒙笙》:味辛、苦,气寒。味浓,沉也,阴也,阴中之阳。无毒。浙郡俱生,广州独胜。本与橘红同种,此未成熟落之。皮紧浓色则纯青,头破裂状如莲瓣。去穣嘴薄,润醋炒干。《汤液》云∶陈皮治高,青皮治低,亦以功力大小不同故尔。入少阳三焦胆腑,又厥阴肝脏引经。削坚癖小腹中,温疟热盛者莫缺;(患疟热盛,缠久不愈,必结癖块,俗云疟母。宜清脾汤多服,内有青皮疏利肝邪,则癖自不结也。)破滞气左胁下,郁怒痛甚者须投。劫疝疏肝,消食宽胃。病已切勿过服,恐损真气;先防老弱虚羸,尤当全戒。近冬赤熟,薄皮细纹。新采者名橘红,气味稍缓,胃虚气弱者宜;久藏者名陈皮,气味辛烈,痰实气壅服妙。东垣又曰∶留白则补胃和中,去白则消痰利滞。治虽分二,用不宜单。君白术则益脾,单则损脾;佐甘草则补肺,否则泻肺。同竹茹,治呃逆因热;同干姜,治呃逆因寒。止香港脚冲心,除膀胱留热。利小水,通五淋,解酒毒,去寸白。核研仁调醇酒饮,驱腰痛疝痛神丹;

叶引经以肝气行,散乳痈胁痈圣药。橘囊上筋膜微炒,醉呕吐发渴急煎。肉多食生痰,穣多食上气。虽并止渴,未足益人。又种乳柑,圆大过橘。皮粗且浓,色赤兼黄。经霜甚甜,未经霜者味酸,故名柑子。其皮不任药用,肉惟解酒良。多食脏寒,令人泄痢也。柑皮不甚苦,橘皮极苦,至熟亦苦。

(谟)按∶青皮、陈皮一种,枳实、枳壳一种,因其迟早采收,特分老嫩而立名也。嫩者性酷治下,青皮枳实相同;老者性缓治高,陈皮枳壳无异。四药主治并以导滞消痞为专,虽高下各行,其泻气则一。单服久服俱损真元,故必以甘补之药为君,少加辅佐,使补中兼泻,泻则兼补,庶几不致于偏胜也。陈皮款下已详发明,余虽未言,举一隅则可以三隅反矣。

《本草经疏》:青皮古方无用者,至宋时医家始用之。其色青,其味极苦而辛,其气温而无毒。气味俱厚,沉而降,阴也。入足厥阴、少阳。苦泄,辛散,性复刻削,所以主气滞,下食,破结积及膈气也。元素:破坚癖,散滞气,治左胁肝经积气。亦此意耳。

简误:青皮性最酷烈,削坚破滞是其所长。然误服之,立损人真气,为害不浅。凡欲使用,必与人参、术、芍药等补脾药同用,庶免遗患,必不可单行也。肝脾气虚者,概勿施用。

《药性解》:青皮,味苦酸,性温,无毒,入肝、脾二经。主破滞气,愈低而愈效。削坚积,愈下而愈良。引诸药至厥阴之分,下饮食入太阴之仓。消温疟热甚结母,止左胁郁怒作疼。

按:青皮即橘之小者,酸能泻木,宜走肝经;温能消导,宜归脾部。其性峻削,多服伤脾,虚羸禁用。

《景岳全书》:味苦辛微酸,味厚,沉也,阴中之阳。苦能去滞,酸能入肝,又入少阳、三焦、胆腑。削坚癖,除胁痛,解郁怒,劫疝疏肝,破滞气,宽胸消食。老弱虚羸,戒之勿用。

《药鉴》:气寒,味苦辛,气味俱厚,无毒,沉也,阴也。足厥阴引药也。破滞气,愈低而愈效。削坚积,愈下而愈良。引诸药至厥阴之分,下饮食入太阴之仓。又少阴经下药也。陈皮治高气,青皮治低气。佐柴胡,能治两胁刺痛,醋炒为佳。君芍药,又伏胆家动火,胆制为良。劫疝疏肝,消食宽胃。惊家诸药,用一二分为妙。

《本草纲目》:青皮乃橘之末黄而青色者,薄而光,其气芳烈。古无用者,至宋时医始用。其色青气烈,味苦而辛,治之以醋,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也。陈皮浮而升,入脾、肺气分;青皮沉而降,入肝、胆气分。一体二用,物理自然也。小儿消积多用青皮,最能发汗,有汗者不可用,出自杨仁斋《直指方》,人罕知之。治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气,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

《本经逢原》:青皮古方所无,至宋时医家乃用之。入足太阴、厥阴,破滞气,削坚积,及小腹疝疼,用之以疏通二经,行其气也,小儿消积多用之。青皮最能发汗,多汗者勿用。久疟热甚,必结癖块,宜多服清脾饮,内有青皮疏利肝邪,则癖自不结也。中气虚人禁用,以其伐肝太甚,而伤生发之气也。

《本草分经》:辛、苦,温。沉降气烈。入肝胆气分。疏肝泻肺,破积消痰,最能发汗。引诸药至厥阴之分。兼入脾,下饮食。

《雷公炮制药性解》:青皮,味苦酸,性温,无毒,入肝、脾二经。主破滞气,愈低而愈效。削坚积,愈下而愈良。引诸药至厥阴之分,下饮食入太阴之仓。消温疟热甚结母,止左胁郁怒作疼。去肉,微炒用。

按:青皮即橘之小者,酸能泻木,宜走肝经;温能消导,宜归脾部。其性峻削,多服伤脾,虚羸禁用。

《本草易读》:苦,辛,温,无毒。入肝胆经。下滞气而消食,破坚癖而祛胀;治两胁之郁痛,降胸膈之气,泻肺气而平乳痈。乃橘之未黄而青色者,薄而光,其气芳烈。今人多以小柑、小柚、小橙伪为之,不可不知。

《本草崇原》:气味苦、辛,温,无毒。主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

《本草新编》:橘皮,味辛、苦,气温,沉也,阴中之阳,无毒。陈皮治高,青皮治低,亦以功力大小不同也。入少阳三焦、胆腑,又入厥阴肝脏、太阴脾脏。青皮,消坚辟,消瘟疟滞气,尤胁下郁怒痛甚者须投,却疝疏肝,消食宽胃。橘红名陈皮,气味相同,而功用少缓,和中消痰,宽胁利膈,用之补,则佐补以健脾;用之攻,则尚攻以损肺。宜于补药同行,忌于攻剂共用。倘欲一味出奇,未有不倒戈而自败者也。

或问陈皮留白为补,去白为攻,然乎?此齐东之语也。陈皮与青皮,同为消痰利气之药,但青皮味厚于陈皮,不可谓陈皮是补而青皮是泻也。

或问陈皮即橘红也,子何以取陈皮而不取橘红?夫陈皮之妙,全在用白,用白则宽中消,若去白而用红,与青皮何异哉,此世所以“留白为补,去白为攻”之误也。其实,留白非补,和解则有之耳。

或问世人竟尚法制陈皮,不知吾子亦有奇方否?曰:陈皮制之得法,实可消痰,兼生津液,更能顺气以化饮食。市上贸易者非佳,惟姑苏尤胜。然又过于多制,惟取生津,而不能顺气。余有方更妙,用陈皮一斤,切,不可去白,清水净洗,去其陈秽即取起。用生姜一两,煎汤一碗,拌陈皮晒干。又用白芥子一两,煮汤一碗,拌陈皮晒干,饭锅蒸熟,又晒干。又用甘草、薄荷一两三钱,煎汤,拌陈皮,又晒干,又蒸熟晒干。又用五味子三钱、百合一两,煎汤二碗,拌匀又蒸晒。又用青盐五钱、白矾二钱,滚水半碗拌匀,又蒸熟晒干。又用人参三钱,煎汤二碗,拌匀蒸熟晒干。又用麦门冬、橄榄各一两煎汤,照前晒干,收藏于磁器内。此方含在口中,津液自生,饮食自化,气自平而痰自消,咳嗽顿除矣。修合时,切忌行经妇人矣。

或问陈皮用之于补中益气汤中,前人虽有发明,然非定论,不识先生之可发其奇否?夫补中益气汤中用陈皮也,实有妙义,非取其能宽中也。气陷至阴,得升麻、柴胡以提之矣。然提出于至阴之上,而参、芪、归、术,未免尽助其阳,而反不能遽受。得陈皮,以分消于其间,则补不绝补,而气转得益。东垣以益气名汤者,谓陈皮而非谓参、芪、归、术也。

《本草备要》:泻肝,破气,散积。

辛苦而温,色青气烈。入肝胆气分。疏肝泻肺(柴胡疏上焦肝气,青皮平下焦肝气。凡泻气药,皆云泻肺),破滞削坚,除痰消痞。治肝气郁积,胁痛多怒,久疟结癖(入肝散邪,入脾除痰,疟家必用之品,故清脾饮以之为君),疟痛乳肿(丹溪曰∶乳房属阳阴,乳头属厥阴。乳母或因忿怒郁闷,厚味酿积,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出。阳明之血腾沸,故热甚而化脓。亦因其子有滞痰膈热,含乳而睡,嘘气致生结核者,初起便须忍痛揉软,吮令汁透,自可消散。治法以青皮疏肝滞,石膏清胃热,甘草节行浊血,瓜蒌消肿导毒。或加没药、橘叶、金银花、蒲公英、皂角刺、当归,佐以少酒,若于肿处灸三五壮尤捷。久则凹陷,名乳癌,不可治矣)。最能发汗(皮能达皮,辛善发散),有汗及气虚人禁用(陈皮升浮,入脾肺治高;青皮沉降,入肝胆治低。炒之以醋,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也)。

橘之青而未黄者。醋炒用(古方无用者,宋以后始与陈皮分用)。

《本草求真》:[批]行肝气滞。

青皮专入肝。本于橘生,其皮则一,何为因青而异。盖犹人当少壮,则性躁暴而少柔,人当老年,则性渐减而不躁。青皮未经寒暑,燥气不消,故其赋性最劣,其色青,青属木,木主肝,故青独于肝经则入。其味苦,故能入肝而下气。杲曰:青皮乃足厥阴引经之药,能引食入太阴之仓,破滞削坚,皆治在下之病。然仍兼有辛气内存,故于下中仍兼宣泄。柴胡疏上焦肝气,青皮平下焦肝气,陈皮浮而上入脾肺气分,青皮沉而降入肝胆气分,气味各别如此。是以书载力能发汗,时珍曰:小儿消积,多用青皮,最能发汗。破泄削坚,除痰消痞,并气郁久怒,久疟结癖,嘉谟曰:久疟热甚,必结癖块,宜多服青皮汤,内有青皮疏利肝邪,则癖自不结也。疝痛,疝痛有由足厥阴郁气。乳肿,丹溪曰:乳房属阳明,乳头属乳阴,乳母或因忿怒郁闷,厚味酿积,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开,阳明之血腾沸,故热甚而化脓,亦有其子有滞痰膈热,含乳而摇嘘气,致生结核者,初起便须忍痛揉软,吮令汗透,自可消散,治法以青皮疏肝滞,石膏清胃热,甘草节行浊血,栝蒌消肿导毒,或加没药、橘叶、金银花、蒲公英、皂角,少酒,若于肿处灸三五壮尤佳。久则凹陷,名乳岩,不可治矣。无不奏效,但有汗气虚切忌。时珍曰:有滞气则破滞气,无滞气则损真气。

《本草从新》:泻肝破气、散积。

辛苦而温。色青气烈。入肝胆气分。疏肝泻肺。(凡泻气药皆泻肺。)引诸药至厥阴之分。

(柴胡疏上焦肝气、青皮平下焦肝气。)下饮食。入太阴之仓。破滞削坚。消痰散痞。治肝气郁积。胁痛多怒。久疟结癖。(入肝散邪、入脾除痰、故清脾饮以之为君。)胸膈气逆。疝痛乳肿。(丹溪曰∶乳房属阳明、乳头属厥阴、乳母或因忿怒郁闷、浓味酿积、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出、阳明之血腾沸、故热甚而化脓、或因其子有滞痰膈热、含乳而睡、嘘气致生结核者、初起便须忍痛揉软、吮令汁透、自可消散、治法、俱宜以青皮疏肝滞为主、再加石膏清胃热、栝蒌消肿、甘草节解毒、余如没药、橘叶、金银花、蒲公英、皂角刺、当归、皆可随宜用之、少佐以酒、久则凹陷、名乳岩、不可治矣。)最能发汗。(皮能达皮、辛善发散。)气虚及有汗者忌用。(性颇猛锐、如人年少壮、未免躁暴、及长大而为橘皮、如人至老年、烈性渐减、经久而为陈皮、则多历寒暑、躁气全消也。)橘之青而未黄者。(古方无用者、宋以后、始与陈皮分用。)去瓤切片。醋拌炒。(陈皮升浮入脾肺、治高、青皮沉降入肝胆、治低、炒之以醋、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也。)叶、治乳痈、胁痈、肺痈。(皆能入厥阴、行肝气、消肿散毒、绞汁饮之。)肉、生痰聚气。(时珍曰∶橘皮下气消痰、其肉生痰聚饮、表里之异如此。)核治疝痛。腰肾冷痛。去皮炒。

《得配本草》:辛、苦,温。入足厥阴、少阳经气分。破坚癖,散滞气,消积食,除疝瘕。柴胡疏上焦肝气,青皮理下焦肝气。配厚朴、槟榔,达膜原之邪;配枳壳、肉桂,治胁痛。佐人参、龟甲,消疟母;和酒服,治乳内结核。橘未黄而青色者。醋炒黑用,能入血分。最能发汗,(皮能达表,辛能发散。)气虚及有汗者禁用。

《本草便读》:入肝经破滞削坚。辛能发汗。治疝疾辟寒理气。苦可宣邪。下焦之肝气可疏。胸胁之郁痰能解。性味与橘皮相仿。炒煎用醋水为良。(青皮乃橘之小者。色青气烈。味苦辛。性温燥。入肝胆气分。能发汗散寒。行气破积。如壮盛年少之人。其气剽悍。故一切疝气痰滞积聚等证。属于肝胆者。皆可用之。用醋炒者缓之敛之。制其剽悍之性。引以入肝也。)

《本草撮要》:味辛苦温。色青气烈。入足厥阴经。功专疏肝泻肺。治肝气郁积。胁痛多怒。久疟结癖。疝痛乳肿。发汗。有汗及气虚人禁用。醋炒用。叶治胸膈气逆。消肿散毒。妇人妒乳内外吹乳岩乳痈用之皆效。

《本草害利》:

〔害〕性最酷烈,善破胁下小腹之滞气,然误服之,立损真气,为害不浅。凡欲施用,必与补脾药同用,庶免遗患,必不可单用也。肝脾气虚者,概勿施用。辛能发汗,气虚及有汗者,禁用。

〔利〕苦辛温,色青气烈,入肝胆气分,疏肝泻肺,引诸药至厥阴之分,下饮食入太阴之仓。最能发汗。柴胡疏气,青皮平下焦肝气,皮能达皮,辛能发汗,故又为泻三焦猛将。破滞气,愈低愈效,削坚积,愈下愈良。

〔修治〕八月采,青橘皮乃橘之未黄而青色者,薄而光,其气芳烈。今人多以小柑、小柚、小橙伪之,不可不慎辨之。入药以汤浸去瓤,切片醋炒少用。

《饮片新参》:

形色:色褐,形如小轮,中有辐辏状。

性味:苦香麻温。

功能:入肝脾,破积疏气,治胁腹痛。

分量:三分至一钱。

用法:生用,或炒用尤温。

禁忌:阴虚血燥者忌用。

《中药大辞典》

为芸香利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未成热的果皮或幼果。一般在春末夏初时采收,但亦有延长至秋季采摘者。个大者用刀将皮剖成四片至蒂部为止,除净内瓤,晒干,称"四花青皮";中等大者称"个青皮",最小者习称"青皮子",晒干即得。

主产于福建、浙江、四川。此外,江西、云南、湖南等地亦产。

《中药大辞典》

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醋青皮:取青皮片,用醋拌匀,待醋吸尽,置锅内以文火炒至微带焦黄色,取出,晾干。(每青皮片斤,用醋15斤)。

1.青皮所含挥发油及柠檬烯采用蒸气吸入法可增加呼吸道分泌物和排泄量,柠檬烯还有祛痰作用。青皮注射液还能解除组织胺对支气管的痉挛作用。

2.青皮煎液能明显抑制离体十二指肠紧张性收缩。

3.青皮水煎醇沉注射液有显著升压作用;10g/kg青皮注射液对多种实验性休克均有治疗作用。4.0.g青皮注射液可兴奋膀胱平滑肌。g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子宫紧张性收缩。

(整理/史珂玉)

(校对/小K)

(媒体/全思捷)

▼点击查看药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fl/5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