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药之细辛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每日一味药

细辛

01

简介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两种习称“辽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华细辛主产于陕西。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切段,生用。

别称:细条、小辛、少辛、细草、独叶草、绿须姜、卧龙丹、金盆草、万病草、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02

药性

辛,温。归心、肺、肾经

03

功效

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通窍

温肺化饮

04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温发散,芳香透达,人肺经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常与羌活、防风、白芷等祛凤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因其既能散风寒,又能通鼻窍,并宜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者,常配伍白芷、苍耳子等药。且细辛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人肾经而除在里之寒邪,配麻黄、附子,可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本品辛香走窜,宣泄郁滞,上达巅顶,通利九窍,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颇强,尤宜于风寒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治疗少阴头痛,足寒气逆,脉象沉细者,常配伍独活、川芎等药,如独活细辛汤;用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羌活同用,如川芎茶调散;若治痛则如破,脉微弦而紧的风冷头痛,又当配伍川芎、麻黄、附子,如细辛散。治疗风冷牙痛,可单用细辛或与白芷、荜茇煎汤含漱;若胃火牙痛者,又当配伍生石膏、黄连、升麻等清胃泻火药;若龋齿牙痛者,可配杀虫止痛之蜂房煎汤含漱;细辛既散少阴肾经在里之寒邪以通阳散结,又搜筋骨间的风湿而蠲痹止痛,故常配伍独活、桑寄生、防风等以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如独活寄生汤。

3.鼻鼽,鼻渊,鼻塞流涕

本品辛散温通,芳香透达,散风邪,化湿浊,通鼻窍,常用治鼻鼽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头痛者,为治鼻鼽鼻渊之良药,宜与白芷、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

4.痰饮咳喘

本品辛散温通,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肺化饮,常与散寒宣肺、温化痰饮药同用,以主治风寒咳喘证,或寒饮咳喘证。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停之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者,常与麻黄、桂枝、干姜等同用,如小青龙汤;

05

用法用量

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外用适量。

06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散,故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燥咳或肺热咳嗽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用量不宜过大,素有“细辛用量不过钱”之说,《本草别说》谓“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

细辛有毒,主要毒性为黄樟醚,若过量服用,出现以下情况时,立即停用,并就医治疗:

面色潮红、头晕、多汗、胸闷、心悸、恶心、呕吐;

07

鉴别用药

细辛与麻黄均能发汗解表,同可用治风寒感冒。不同之处在于,细辛辛温走窜,达表入里,可散肺与足少阴肾经风寒,发汗之力虽不如麻黄,但散寒力胜,既治一般风寒感冒,又宜于寒犯少阴,无汗恶寒、发热脉沉之阳虚外感;其辛散温通,长于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善治头面诸窍疾患、风湿痹痛及痰饮喘咳等证。而麻黄辛开苦泄,重在宣发卫气,开通腠理,透发毛窍,发汗解表,主散肺与膀胱经风寒,为作用较强的发汗解表药,故主治风寒外束,肺气壅实,毛窍闭塞,表实无汗的风寒感冒重证;并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还可用于肺气闭遏的喘咳息促及风邪袭表、一身尽肿的风水水肿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fl/5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