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多,气虚送你一碗补中益气汤,上班一族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54岁。干啥的呢?医生,一名正儿八经的乡村医生。既然是医生,那当然有很强的保健意识了。所以啊,他就敏锐地察觉到,最近这一个多月,他只要一到下午,或者工作劳累之后,就感觉到身上发热、出汗多。用体温计一量,发现总是37摄氏度多一点,不到38度。这是怎么回事呢?既然是医生,当然就有了初步判断,认为自己肯定是因为什么感染了。于是,他自己采取了抗感染治疗。但是,抗感染的结果,却无济于事。他到了下午依然低热、出汗。后来他决定找个老中医看看,接诊的医家,姓许。刻诊,患者脉细弱,舌淡苔白。看面色,面黄无华,神色疲惫,说话声音有气无力。食欲差。患者自述,他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体质就比较差。为了改善自己,他立志学医。参加工作后,又求上进,经常加班加点。年轻时候的透支,在50多岁的时候,终于有了回报。如今事业稳定,收入不错,没想到身体状况却越来越不理想。以至于这莫名发热,出汗许久也不好。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提笔书方一首。什么方?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补中益气汤。结果患者连服6剂,不仅下午发热的现象消失,食欲也跟着好起来。身体状态比从前大大好转。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现在,我们来聊聊这背后的道理。首先,我们明确一点,就是这个患者有气虚的问题。脾胃气虚,所以,患者食欲很差。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所以患者舌淡苔白,面色无华,脉细弱。脾胃气虚,则土不生金。肺金之气不足,则宗气虚弱。宗气不能支持发声,所以患者语音低微虚弱。总之,这个患者有明确的气虚倾向。而人到下午或者经受劳累以后,气虚加重,所以低热的现象就明显。面对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医家用的是补中益气汤。它出自《脾胃论》,基本构成是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这里头,黄芪重用是补气的。人参、白术、炙甘草增加健脾益气之功。橘皮行气,补而不滞。当归补血,令所补之气有所依附。升麻和柴胡,可以提升中气。

总而言之,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气虚发热。患者多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这是补中益气汤特别有特色的一点。

大家明白了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cf/11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