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医案学习

尚某,男,40岁,工人。年2月12日初诊。

咳喘气短三年余,至冬则重。十几日前,因抬重物而喘剧,胸痛窒闷,时感恶寒,不欲饮食,口中流涎如涌泉,动辄气短心悸,呼吸浅促甚急,犹跑百米之后状。

脉弦细无力。舌尖稍红,苔白。

余以恶寒无汗而喘急,为外寒引发伏饮,予小青龙汤二剂,病有增无减,反喘急欲脱,脉沉细而弱。忆张锡纯先生升陷汤,治大气下陷,脉虚胸窒,喘促气短难续,颇似此证,改用升陷汤:

人参6g生黄芪15g知母6g桔梗6g

升麻6g当归9g柴胡6g甘草6g

2剂。

2月17日二诊:昨夜服药后,寒战烦躁。盖被出汗后,顿觉胸中豁然,气短显著减轻,继予升陷汤3剂而安。因遗有胸痛,舌苔黄腻,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方中有陈皮、川朴,又觉气短难续似喘。知其大气未复,不耐行气破散,又改从前方6剂,诸症皆除。

按:此案素有哮喘夙根,元气本衰,兼以抬重物弩责伤气,致大气下陷,气短难续,气不摄津而涎如泉。小青龙汤为外寒内饮,喘憋胸闷,呼吸困难,脉当弦紧,大气下陷者脉当虚。本已气虚而陷,复用青龙汤散之,其气更虚,故病转剧。

服升陷汤后,战而后汗者,乃战汗也。战汗多见于温病,谓温病解之以战,而内伤杂病见战汗者,实属罕见。余学识浅薄,读过的医书、医案中,未曾见过。战汗亦有虚实两类,邪伏募原,阻隔表里之气而寒热头身痛者,溃其伏邪,表里之气通,奋而驱邪外出,可战而汗解。正虚者,待正气来复,奋与邪战,亦多可战汗。小柴胡汤之汗出,乃蒸蒸而振,此乃战汗之轻者。小柴胡证本为半阴半阳证,出则三阳,入则三阴。本已正虚,无力驱邪,邪正交争而寒热往来。服小柴胡汤,人参、姜、草、枣助胃气,扶正以祛邪,正气奋与邪争乃蒸蒸而振。此案服升陷汤而战汗者,当为大气复,表里气通,奋与邪争而作战汗。

三诊因苔腻加陈皮、厚朴行气化浊,因大气始复未盛,不堪行散,故又气短。健壮之人,橘皮尚且泡水饮,而正气馁弱之人,虽陈皮之平亦足以伤气。吁,重病之人,用药必丝丝入扣,来不得半点差池。

王某,女,54岁,退休工人。

瘫软屡发,头不能支,四肢不能动,咀嚼亦无力。以手扶头,乍松手头即垂下,抬其肢,手一离即掉下,常须半月后方缓解。经北京、医院西医检查,终未明确诊断,排除周期性瘫痪、臆病性瘫痪、格林巴综合征等。经余调理经年,已近20年未再发作。年6月5日突又发作,周身瘫软如泥,头晕畏寒,口多涎唾,不渴微利。乘出租车来诊,因不能动,故在车内诊脉。

脉沉而紧涩,苔厚水滑。

期待你的答案!大胆的发评论吧!不要担心有人指指点点,我们是爱好学习的小群体,只存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其他顾虑不用担心!

阅读cv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病例学习中医医案分享至朋友圈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cf/10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